新闻中心

为您带来行业内外的新消息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

返回列表

关注口腔感控,预防血源性传染病

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。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“社区动员同防艾,健康中国我行动”(英文主题为“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”)。

2022-04-19

关注口腔感控,预防血源性传染病

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。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“社区动员同防艾,健康中国我行动”(英文主题为“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”)。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全球艾滋病流行的最新数据。截至2018年,全球约有3790万HIV感染者,其中成人3620万人,儿童170万人(<15岁)。虽然发病率及死亡率连年下降,但全球HIV感染者的人数仍然不容小觑,2018年发病率为170万人,病死率为80万人,感染者相比2010年增长了约20%(1)。

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三大主要传播途径之一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(CDC)联合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,尽管绝大多数艾滋病感染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的2-10年潜伏期内,可能不会出现特殊的全身症状而不易察觉,但80%的感染者会在潜伏期内先出现口腔疾病而就诊。

口腔科感染事件频发

如果口腔诊所消毒灭菌不符合卫生标准,医生及患者暴露于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的风险会非常高,口腔诊所也可能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场所。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年世界范围内牙科诊所感染事件的相关报道。

据《今日美国》2019年3月26日报道,美国费城三家“Trieu家庭牙科诊所”被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关停。由于其设备未经合理消毒、针头等医疗器械重复利用,就诊患者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等严重风险,预计潜在影响范围可能高达1500人!

英国《每日镜报》2019年5月19日报道了一则同样耸人听闻的消息:伦敦一家名为“Dentality Hoddesdon”的牙科诊所由于对医疗器械消毒不当,甚至洁牙机每天只进行两次清洁,导致近600名患者可能面临感染HIV等各类传染疾病的危险。

关注口腔感控,预防血源性传染病

(http://www.chyxx.com/industry/201808/667450.html)

根据2008-2017年的公开数据(表1),我国口腔患者数量及治疗率稳定升高,HIV、HBV、HCV等血传疾病患者基数大。为了预防口腔科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,我们都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呢?

1

口腔器械

口腔诊疗过程中,最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的患者的唾液、血液会直接污染牙科手机、车针、根管治疗器械、拔牙钳、口镜等各种器械以及医护人员。尤其是洗牙和镶牙备牙操作时,形成的血雾可对口腔科医生的面部、眼睛、口腔黏膜和呼吸道造成污染。虽然口腔上皮完整状态下对HIV 感染有较好的防护作用,但是,当患有牙龈炎、牙周炎、口腔溃疡时,口腔的天然屏障被破坏,为HIV 病毒的侵入提供了良好的通道(2)。

此外,研究发现, 医生在工作过程中,被HIV 污染的针头和针尖,单纯一次性刺入皮肤而感染HIV 的几率为0. 3%。如果医生暴露的黏膜,包括眼结膜、口腔和鼻黏膜,接触了HIV污染的体液,其感染HIV 的几率是0. 09%(3)。口腔科医生因为诊断、治疗感染者,接触并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传染源的机会较多,操作中被锐器刺伤的概率也比较高。

除了要高度重视职业暴露,做好个人防护,加强防范。为了防止医患之间、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,防止艾滋病在口腔操作过程中传播蔓延。口腔医疗机构应该严格遵守WS506-2016《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》中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,所有用过的器具都必须彻底清洗后做消毒和/或灭菌。在器械清洗步骤选用合适的清洗剂如酶清洗剂进行浸泡及刷洗操作;遵循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—— 一人一用一消毒和(或)灭菌。

但事实上,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状况亟待进一步提高。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,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13 年7-9月对宝山区51家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状况进行专项调查。检测结果表明(表2),共检测已灭菌口腔诊疗器械102 件,合格96件,灭菌总合格率为94.12%。虽然,该区公立医疗机构总体情况良好,灭菌合格率100.00%; 但该区民办及个体牙科诊所有6件(牙科手机3 件、牙铤、拔牙钳及刮治器各1 件)已灭菌口腔诊疗器械检测不合格,灭菌合格率91.67%(4)。

2

口腔印模

口腔印模在制取过程中会直接接触到患者的唾液、牙菌斑、甚至血液, 表面可能吸附大量病原微生物, 若不对口腔印模进行合格的消毒处理,极易造成致病微生物在医生、护士、技师、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和传播。

选取印模消毒剂时,除了应保证良好的消毒抑菌效果,还应注意选取对临床常见的印模材料如藻酸盐、 硅橡胶、聚醚橡胶等稳定性影响较小,不会影响尺寸和精度的消毒剂(5)。

麦瑞斯物体表面消毒剂卡瓦液可在2分钟内杀灭MRSA、VRE、HIV、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,3分钟杀灭结核分枝杆菌、铜绿假单胞菌、肺炎克雷伯杆菌等(杀灭率达到99.999%及以上)。卡瓦液消毒口腔印模/模型效果优异,对精度无影响,显著优于戊二醛、含氯消毒剂、紫外线等。

备注:以上数据来自MicroBiotest Inc.(美国环保署认证的第三方实验室)

3

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

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(dental unit water lines,DUWLs)为牙科手机、超声洁治器、水气枪等口腔综合治疗台(dentalchair unit,DCU)的附属设备提供一般诊疗用水。由于DCU输水管道直径细小、材质光滑,而且即使经过严格消毒的牙钻,在使用中由于涡轮高速运转,会将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口腔中可能有的乙型肝炎、艾滋病等病毒与细菌,“回吸”到牙科治疗的全部水系统中,因此内壁易形成微生物膜,导致输出水普遍受到微生物污染。携带微生物的水进入医患的口腔,就会形成医院感染风险(6)。

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上海市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,对上海市187 家医疗机构的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治疗用水进行的6168份水样检测,卫生质量平均总合格率为62. 89%。一、二、三级医院合格率依次为59. 95%、68. 79%和50. 23%,基层口腔诊所合格率为64. 57%。口腔科治疗用水的水源水、管道水、漱口水、冲洗水和手机出口水的合格率分别为84. 21%、83. 42%、67. 24%、65. 75% 和52. 97%,储水罐水合格率为57. 05%。五种水源水中,以无菌水供应系统供水卫生质量最差,合格率仅为34. 78%(表3)。

综上来看,口腔医疗机构综合治疗台水污染严重,不同类型医院中以三级医院口腔科治疗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最低,存在医院感染的隐患(7)。

目前,国际DCU输出水的细菌总量可参考生活饮用水标准。医疗机构可以化学处理方法为首选物理方法为补充,如选用卡瓦液进行水路消毒,同时考量有效性、安全性、对水路系统材质的蚀损性等因素,加强对DUWLs的管理。

4

环境消毒

医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医疗安全的基础,口腔诊疗过程中血液、唾液的飞溅会造成诊室环境的污染严重。如牙科综合治疗台的公共接触面因为牙科手机的频繁操作及吸唾器、三用枪等连接处距离患者的口腔较近,受到患者唾液及血液污染的机会大。日本学者关于血液污染口腔操作环境物体表面的研究显示,照明灯把手、牙椅椅位、操作面板等血液测试阳性率在25.0%-46.0%(8)。

但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,口腔诊疗机构的重视程度还亟待加强。2015 年9 月,对苏州市72家口腔诊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进行现场督查发现,在复用器械处理、环境管理和职业防护等方面,普遍存在不合格情况。

尤其公立及民营机构的环境管理合格率仅为43.48%及34.69%(表4):未落实每名患者之间治疗单元的消毒隔离措施,光源手柄无覆盖,终末消毒不到位,环境消毒方法不规范,诊室通风不良,但未采取有效的空气净化措施,存在安全隐患(9)。

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,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。可选用广谱、快速、安全温和的消毒湿巾进行消毒操作。

如采用麦瑞斯物体表面消毒湿巾卡瓦布CaviWipes对牙科综合治疗台的照明灯拉手、管线连接部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,使用TPC半定量细菌培养载片和ATP荧光检测仪对消毒前后的细菌数与相对光单位值(RLU)进行测定。可以发现(表5、表6):两种物体表面消毒前、消毒后菌落数和A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;卡瓦布CaviWipes对牙科综合治疗台公共接触面清洁消毒效果明显(如表5、表6)(8)。

麦瑞斯口腔感控解决方案

参考文献:

1. https://www.who.int/hiv/data/en/

2.鹿 阳,李 强.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6年4 月第10卷第4期J Diseases Monitor &Control Apr2016,Vol.10 No.4

3. 闫志刚,艾滋病病毒在口腔科的传播与防护.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11月第7卷第25期Chin J Misdiagn,Nov 2007 Vol 7 No.25

4. 秦志宏,刘向阳,徐国(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,上海201901).上海市宝山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现状调查,上海预防医学,2014 年第26卷第8 期

5.彭佳,石伟伟,徐宝华.消毒方式对口腔印模尺寸稳定性及表面精度的影响[J].中日友好医院学报.2018.32(5):301-303

6. 苏静.口腔治疗用水感染风险与防控初探

7. 江宁,徐春华,田靓,陈越火,朱秋丽,范俊华,朱仁义.上海市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污染情况调查,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年第31卷第7期

8. 刘翠梅,胡凯,班海群,丁建芬,蔡志刚.牙科综合治疗台公共接触面的消毒效果观察.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第22卷第23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.22 No.23 2012

9. 王秀珍,严向明,赵纳幸,倪晓艳,赵旭.苏州市口腔诊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.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年第35卷第5期

上一个: